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集中精力推动科学发展、加快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全区各级妇女组织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区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核心区建设,努力在党政所急上找准工作切入点,在妇女所需上找准工作着力点,在妇联所能上找准工作创新点,维护妇女权益取得新进展,促进妇女发展取得新突破,家庭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营造了广大妇女积极投身核心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一、 强素质抓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区妇联开展了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努力做到妇联组织创先进、妇联干部争优秀、妇女群众得实惠。
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成立区妇联“优质服务年”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海淀区妇联关于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的实施方案》,确定了“携手共建核心区,巾帼奉献在海淀”的活动主题,区妇联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全部参与活动,提出了“树优质服务品牌,建和谐高效机关”的目标。开展了“学政治、比觉悟,学知识、比服务”活动,进一步明确了“创先争优、优质服务”的具体标准,开展了“我是党员我带头”的党员公开承诺和“服务之星”评选活动。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全区妇联干部的创先争优意识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团结凝聚全区妇女建设核心区奠定了素质基础。
着力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全区妇联组织紧紧依靠党建带妇建,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配齐配强村、社区妇联干部,发展壮大巾帼志愿者队伍。以提升服务能力为目标,在全区专职妇女干部和社区、农村妇代会主任中开展专题、综合培训,定期组织工作研讨会。依托村级组织和社区活动场所大力推进“妇女之家”建设,扎扎实实为妇女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努力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
着力服务基层多元需求。为了促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召开各界妇女代表参加的征求意见会,征求对妇女工作和妇联组织的意见及建议。为了深入了解妇女需求,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开展《海淀区女性自主创业现状与需求调查》、《海淀区乡镇妇女思想生活状况调查分析》、《白领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以及《海淀区女大学生参政意识调查分析》四项调研,为科学推进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加大了家庭教育服务、维权服务、素质提升服务的工作力度。送家教公益大讲堂进社区、农村、学校、园区,累计受益家长近千人。利用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阵地,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面向各类女性开展多样化培训,共开办各类公益培训班1031期,受益妇女23283人次。启动了“普法教育进社区、和谐家庭你我创”法律知识进社区活动。各种服务行动的推进,较好地满足了妇女群众的需求,使妇女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二、广联谊多聚力,组织动员妇女参与核心区建设
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为海淀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核心区建设是全区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包括妇女在内的全区人民的共同参与。全区各级妇女组织围绕中心,充分发挥联谊职能,引导妇女认识只有参与核心区建设,才能把握发展主动权,开创事业新局面,创造美好新生活。
广泛宣传凝心聚力。为了进一步激发各界妇女建设核心区的热情,把握“三八”节有利时机,扩大宣传攻势。分别在海淀有线电视和《海淀报》开辟了专题和专栏,对多年来为海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女性个人和集体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举行以“忆百年妇运·赞时代巾帼”为主题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纪念活动,回顾妇女运动百年发展历程,展示了在党的领导下海淀妇女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广大妇女为核心区建设再做贡献、再立新功的热情。 在各界优秀女性中开展“集女性人才智慧,谋自主创新良策——海淀女性与自主创新交流论坛”,宣传核心区建设中有关政策,共话核心区建设中女性的作用。
联谊交流凝心聚力。积极搭建各界女性奉献核心区的交流平台,做足“联”字文章。以“杰出女性活动日”为载体,在各界优秀女性中开展共度“妇女节”、中秋节,主题歌会、节日慰问、送生日祝福等活动,不仅增进了友谊,沟通了感情,而且取得了凝聚区域优秀女性的良好效果。在基层女性管理者中举办交流会、研讨会,培训班,提升她们的综合素质和推进妇女事业发展的意识。在白领女性中开展 “玫瑰之约、牵手海淀”青年联谊活动,受到了区域青年的欢迎。在新市民中开展手工艺品展评、“我和我的祖国”家庭卡拉OK比赛等系列文化活动,调动了新市民参与核心区建设的积极性。
强化服务凝心聚力。从全区各类女性群体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出发,推出有针对性的服务。举办“健康与我同行”系列活动,为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先进妇女代表办理爱心体检卡,免费提供先进的妇科体检;为驻区全国女劳模、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获得者、海淀区“巾帼十杰”开通“海淀医院就医绿色通道”;为区域女性人才发放健身卡;发挥妇联“三八”家政服务基地的优势,组建巾帼家政服务队,为区域女性人才送免费家政服务卡。开展关爱企业女性系列活动,送健康讲座进园区、进高新企业,开设“点茶静心、美好生活”茶艺推广活动,举办踏板操、瑜伽班、动感单车、办公室健身操培训,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白领女性的工作压力。积极为女大学生就业搭建平台,举办了“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及促就业活动,300余家单位、2000余名女大学生参加了现场招聘。
三、深挖掘巧策划,广泛引导家庭参与和谐社会建设
全区各级妇女组织发挥做群众工作的优势,抓家庭阵地建设,深入挖掘家庭文化活动内容,精心策划家庭喜闻乐见的活动,创新家庭工作特色,以家庭文化带动家庭和谐,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爱国主义教育行动。启动了“读经典诗文·建书香家庭”读书活动,送国学书籍进社区,以吟诵、包粽子比赛、传统文化讲座、经典诗文诵读、征文演讲、家庭读书情景剧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国学,积极倡导全民阅读活动。举办家庭读书中秋诗会,将家庭读书活动推向高潮。邀请参加国庆六十周年阅兵的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与我区的少年儿童共绘心声,畅谈理想。举办了“童心迎世博”儿童书画征集评选活动,激发少年儿童的爱国热情。
低碳生活推广行动。启动了“绿色环保从我做起”行动,积极宣传绿色环保生活知识,引导广大家庭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在全区家庭中广泛征集、展示家庭低碳计划、节能小制作的基础上,聘请低碳生活示范家庭,组建了海淀区“低碳生活家庭志愿者宣讲团”。“5·15”国际家庭日,组织了“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家庭登山活动;开展“绿色环保公益讲堂进社区”活动,深入291个社区、农村交流节能减排技巧,传播节能减排理念。“六一”国际儿童节,举办了“低碳生活伴我成长”主题实践活动,并在全区启动了“低碳生活小使者”评选活动。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家庭加深了对低碳生活理念的理解,自觉践行低碳生活行为。
家庭教育研究宣传行动。举办了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家庭建设及亲职教育学术研讨会,对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与妇幼保健院联合,成立了“准父母学校”,定期举办公益课堂,拓展家庭教育服务对象。开设了“家庭成长星”儿童假期训练营,设计了帮助小朋友了解中国文化的“和汉字交朋友”学习营,激发想象力、增强协调能力的“奇幻魔术”营以及提升生活情趣的“茗香茶艺”营,受众621人次。以“说写画,中关村的自主品牌,想创做,当核心区新品牌主人”为表现方法,组织儿童假期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少年儿童参与核心区建设。
四、稳阵地畅渠道,积极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全区各级妇女组织立足基层、面向妇女、完善队伍、巩固阵地、畅通渠道、反映诉求,努力促进妇女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
维权宣传更加广泛。举办《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知识竞赛,为依法维护妇女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环境。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法律知识讲座,使法律知识在家庭中得到普及。举办“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珍爱生命、共创和谐”宣传咨询和防艾“面对面”宣传活动,增强了妇女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社会各界依法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意识。
维权渠道更加畅通。在“家庭方圆驿站”中设立123个妇女“心愿信箱”,构筑广大妇女合法、合理表达意愿、参与社会建设的平台,切实架起了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畅通党和政府了解民意、倾听民声的渠道,一年多来,共收集妇女各类心愿917条。启动了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问需于民活动,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转交《保障妇女儿童食品安全》、《设立家政服务员公益岗位,促进妇女就业》等15个议案,进一步拓宽了妇女利益表达渠道。
维权手段更加实效。在居委会、村委会建立了123个 “家庭方圆驿站”,使“家庭方圆驿站”成为社区息纷止争、促进和谐的载体,推动婚姻家庭问题和邻里纠纷在基层得到化解,共计化解矛盾2500件。开通了妇女维权和温馨家园热线62619776,与专业律师事务所和心理咨询机构联合,在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设立了维权室和心理咨询室,并聘请司法工作者、法学、心理学专家等,定期为辖区妇女提供法律、心理咨询服务,为符合条件的妇女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五、多整合谋实效,大力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全区各级妇女组织多方整合资源,加大观念引导、技能培训、资金支持、环境营造的工作力度,努力使广大妇女就业有岗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抓源头参与,保障妇女发展。以农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确保妇代会主任进入村两委。制定下发《关于做好农村妇代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强调了村妇代会主任由村党政副职或委员担任,要求乡、镇妇联主席主动申请参加所在乡、镇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并规定了妇女代表的产生办法,为做好换届选举提供政策和组织机构保障。广泛宣传发动,增强妇女参与选举的积极性。由于精心的协调、组织、筹划,在71个换届的行政村中,实现了村妇代会主任全部进两委的工作目标。
抓规划落实,奠定发展基础。今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妇女儿童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妇女儿童规划制定打好基础的一年。区“十一五”妇女规划中的69项发展目标中,可量化的49项指标达标,达标率为93.88%。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与指导下,未达标目标基本能够完成。为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妇女儿童发展,根据胡锦涛总书记“积极为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创造条件”的指示,本着“科学性与可行性、现实性与前瞻性、全面性与系统性”相统一的方法,坚持高起点定位、高质量编制“十二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
抓技能提升,增强发展能力。针对城乡各类妇女的就业需求,开展民俗旅游、家政服务、手工艺品制作、厨艺等实用技能培训,为妇女就业奠定了素质基础。为了切实提高妇女的就业技能,进一步检验培训成果,把开展技能竞赛、才艺展示纳入到日常的培训工作中。举办“家庭服务业和商业服务业女职工技能比赛”,为家庭及商业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抓实事项目,推动自主发展。将“农村妇女发展促进项目”纳入政府实事工程,争取专项经费30万元,对农村妇女进行创业培训,并邀请专家对创业妇女进行技术、经营、管理指导。争取市级项目扶持资金130万元,助推农村妇女的发展。举办“妇女就业创业成果展示”,提供了学习、交流、宣传的平台。组织女企业家走进新农村,开展城乡互动活动,唤起城市各界女性对农村妇女发展民俗旅游的关注。组织“牵手农家女科技人才指导服务队”专家深入农村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
妇女工作面临的形势
2011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我们只有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理清思路,才能不断推动海淀妇女事业科学发展。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做好新时期海淀妇女工作的理论指导。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为新时期妇女儿童事业和妇联工作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全区妇联组织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用五中全会精神武装头脑、统一妇女思想、凝聚妇女力量、指引妇女前进。
“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颁布实施,对海淀妇女工作科学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全区妇联组织要积极参与编制和实施“十二五”时期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在坚决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的基础上,推动解决影响妇女儿童的深层次问题,不断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妇女儿童利益,在党政事业发展全局中实现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为未来五年妇女儿童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是推动海淀妇女工作难得的历史机遇
全区妇联组织要紧紧围绕核心区建设目标任务,不断拓展“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等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引导广大妇女进一步增强主人翁责任感,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在投身核心区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半边天”作用,促进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2011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1年海淀区妇女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区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核心区建设,以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为目标,以开展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提升妇女参与核心区建设的素质为主线,以加强妇女工作阵地建设、加大“十二五”妇女儿童规划宣传力度为重点,团结动员全区广大妇女和家庭积极参与海淀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区建设和“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贡献才智和力量。
一、以推进海淀妇女事业科学发展为动力,大力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把建立妇女工作阵地、规范管理、发挥作用作为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全区 675个社区、村建立“妇女之家”,对“妇女之家”进行规范管理,夯实妇联基层阵地。探索建立楼宇妇女工作站,创新依托工作站开展妇女工作模式。做好为社区(村)妇联和妇代会争取人员、经费的工作,保证妇女工作有人干事、有阵地做事和有钱办事,真正架起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发挥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作用,举办各类公益性培训,打造特色活动品牌,凝聚妇女儿童,在全区妇联阵地建设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努力提高妇联干部的协调、服务、创新能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妇女组织。紧紧围绕党和政府改革的重点难点、妇女群众关切的民生民意开展调研工作。建立舆情信息直报点,及时了解社区民意,提高信息采用率,提升各级妇联干部的政治敏感性。
二、 以广泛组织动员妇女、家庭共创美好生活为导向,创新家庭建设特色
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践行低碳生活理念作为家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家庭文化建设中,继续开展家庭学国学活动。以节能减排和垃圾减量为重点内容,以“做低碳生活家庭·当绿色网行使者”为主题,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庭树立节能减排垃圾分类和绿色上网的意识,培养节能习惯。国际家庭日期间,开展“垃圾拣分从我做起低碳生活携手创造”和“我家与网络的故事”活动,增强家庭对于垃圾减量的责任感与紧迫感,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贡献。配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引导家庭合理投资,为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做出努力。科学编制“十二五”家庭教育计划,为今后五年家教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以宣传“十二五”家庭教育计划为主线,以建立社区亲子园家教阵地和社区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为重点,组织开展家庭教育示范开放日活动,满足社区家庭对家教服务的需求。成立女园长联谊会,整合资源为家庭教育服务。组织开展“唱响父母童年的歌”——“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让儿童与父母一起共度快乐的节日。组织开展“家有儿女”亲子征文活动,广泛征集父母心声和儿女故事,增进亲子交流,并通过家教网进行宣传。
三、以引领妇女共建核心区为抓手,稳步促进妇女发展
发挥宣传引领作用,围绕巾帼建功核心区,举办以“红歌唱给党听·巾帼奉献海淀”为主题的红歌汇,以行业组队,用歌声歌唱建党90年的奋斗历程,用歌声激昂斗志,鼓舞再创佳绩的热情。发挥“三八”家政服务中心的引领示范作用,把“家庭服务业”品牌做大做强,为社区家庭、优秀女性提供服务。把服务高新技术企业白领女性和农村妇女作为促进妇女发展工作的重点,在“两新”组织女性中开展“巾帼建功”活动,依托海淀园,动员所属企业参与到“巾帼建功”活动中。继续打造“城乡互动”活动品牌,组织园区女性走进新农村,实现服务园区女性与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双赢”。为园区女性举办“魅力女性时尚生活”系列讲座,服务于她们的发展。组织促妇女发展擂台赛,调动乡镇妇联开展培训和搭建多元发展平台的积极性。根据核心区建设中,北部地区的功能定位,把培育旅游户作为参与核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把培训服务送到农村妇女中,使其尽快转变观念,掌握服务技能。成立民俗旅游专家服务队,对我区的民俗旅游户进行包装。规范“三八”信得过旅游户,在旅游户中张贴服务承诺,提升妇女参与民俗旅游产业的能力和素质。
四、以“十二五”规划的颁布实施为契机,全面保障妇女儿童权益
抓好“十二五”妇女儿童规划的宣传动员工作,为规划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推动各镇(乡)、街道编制地区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协调各成员单位出台本部门实施规划的细则。做好规划的培训工作,使承担规划实施工作的成员单位,明确目标与任务。开展“学平等优先知识谏发展保护之言”活动,提高社会对妇女儿童规划的知晓率。以推动《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落实为重点,开展以“依法维权促和谐携手共建核心区”为主题的“三八”妇女维权周活动。与公检法司合作,吸纳有专业特长、热心公益服务的志愿者,壮大司法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司法志愿者进社区、村镇开展普法大讲堂活动。以“心愿信箱”为依托,开展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问需于民活动,进一步畅通妇女诉求表达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