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半年来,区妇联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区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围绕核心区建设,以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为目标,以“喜迎建党90年、巾帼建功核心区”为主线,以营造凝心聚力的良好氛围、引领妇女投身核心区建设为重点,妇女工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推出新举措,在把握需求、服务妇女中取得新成效,在建设阵地、打牢基础中获得新进展。
一、 以打造特色活动凝心聚力,在广大妇女家庭中营造喜迎建党90年的良好氛围
我们以活动带动、宣传发动的方式,在广大妇女家庭中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主旋律。一是抓 “三八”节契机,举办了海淀区“红歌唱给党听?巾帼奉献海淀”主题歌会,全区近千名优秀女性齐聚一堂,用红歌表达对党和祖国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之情;召开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表彰大会,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和带动全区妇女为“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高科技核心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做出新的贡献,以实际行动为党的90岁生日献礼。在儿童中开展“颂党90华诞、共绘美好生活”亲子书画征集评选、“激荡旋律永不忘、七彩画笔绘未来”亲子书画展、“童心向党、快乐成长、红歌唱响核心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主题活动等,激发少年儿童爱党、爱祖国的情怀,全面展示少年儿童奋发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二是抓家庭特色,组织了“感受海淀变化?共享发展成果—家庭一日游”活动、“党在我心中”家庭故事会、家庭卡拉OK赛等缤纷五月.快乐家庭系列活动,使家庭通过体验新变化、总结新发展、感怀新时代,共同回顾党的发展历史,共同表达对党的无限深情,坚定永远跟党走的决心。三是抓联谊交流,举办区域各界优秀女性联谊活动、女领导干部联谊活动,凝聚各界女性为核心区建设贡献力量。以共同爱好兴趣为出发点,尝试建立联谊交流的长效机制,成立女领导干部合唱团、女大学生社区工作者、女大学生村官合唱团,定期开展活动。与区卫生局、区公共委共同筹划,组织成立了海淀区女医务工作者联谊会,扩大妇联的影响力。
二、以搭建发展平台凝心聚力,引领广大妇女共建核心区
我们搭建岗位建功、岗位成才、妇女创业就业平台,大力促进妇女在参与核心区建设中实现自身发展。一是以技能竞赛、牵线搭桥为措施,促进女性成长。举办海淀区商业服务业、家庭服务业女职工技能竞赛暨展示活动,营造各界妇女立足本职、提升素质、建功立业的良好氛围。与人保局联合举办联合举办“海淀区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75家企事业单位参加招聘会,共约招聘1700人,大约有3000余名女大学生参加了招聘会。二是以争创活动为抓手,以演讲比赛、服务行动为载体,积极搭建各界女性岗位建功的平台。以“喜迎建党90年、巾帼建功核心区”为主题,在各行业女性中开展争创“巾帼文明岗”、“巾帼建功标兵”活动。以“我在平凡的岗位上”演讲比赛为载体,大力宣传广大女性立足岗位、奉献社会的先进事迹,凝聚妇女力量、展示女性风采,激发了广大妇女建功核心区的热情,掀起巾帼建功核心区活动的高潮。三是以提升素质、支持行动为手段,为妇女创业搭建服务平台。继续邀请“牵手农家女科技服务指导队”成员深入温泉、上庄、四季青等,为农村妇女送去科技指导。根据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农村妇女提升素质的迫求需求,举办“技能培训进农村”活动,共举办12期技能培训,培训妇女485人。为支持妇女发展民俗旅游业,在全区组织了“新春年夜饭”征集评选活动,向民俗旅游村的妇女和家庭进行了推荐。继续打造“城乡互动”活动品牌,组织园区女性走进新农村,实现服务园区女性与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双赢”。
三、以关注妇女民生凝心聚力,奠定妇女儿童发展基础
我们以源头制定“十二五”规划为切入点,以畅通妇女诉求表达渠道、完善诉前纠纷调解机制、加大妇女维权普法宣传教育力度为手段,努力推动妇女儿童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规划编制取得新突破。做好“三对接”,即与市级规划核心指标的设置与对接,与动态中的区相关专项规划的对接,与国家、北京市和区域状况相近区妇女儿童规划指标设置的分列、比较、分析。广泛向社会征询意见,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妇女儿童代表、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相关人士送发1500份征求意见稿,征集到意见建议100多条,根据意见建议不断修改论证,实现集思广益,提高规划编制透明度、民主参与度,增强了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根据区主管领导和妇儿工委领导的指示,不断认真、全面分析区妇女儿童规划的特色,做好向主管区领导报告规划的工作。做好规划审批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已发布的区域总规中,实现妇女儿童发展主要目标作为独立章节,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二是诉求表达机制取得新突破。在591个社区设立“心愿信箱”,以“心愿信箱”为依托了解妇女诉求,共收集参政议政、文化教育、身心健康、公共服务等10类妇女心愿164条,反馈心愿128条,心愿反馈率达80%。开展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问需于民活动,为代表、委员架设与社区居民沟通的桥梁,向各位代表和委员提交了《关于拆除老旧小区违章建筑的建议》、《关于完善老年人服务体系的建议》、《关于社区停车难问题的建议》等书面提案,进一步畅通妇女诉求表达渠道。深入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工作,慰问两癌筛查中发现的癌症患者,老妇救会主任、生活困难的市级以上“三八”红旗奖章获得者,各种贫困妇女120余人,共计发放104800元慰问金和价值10000元的慰问品。开展一项专门针对海淀区单亲家庭、贫困母亲和流动妇女等女性群体的为期3年海淀区女性健康关爱行动。三是维权机制取得新突破。完善机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在全区591个社区全部建立“家庭方圆驿站”,与区法院合作建立“诉前纠纷调解机制”,法官定期到6个街道、1个乡镇进行矛盾纠纷诉前调解,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培训家庭方圆驿站工作人员。上半年,海淀区妇联系统(包括街乡镇)累计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共657件,其中来访385件,来电271件,来信1件。其中婚姻家庭权益类问题和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类问题分别占信访案件的27.4%,法律法规咨询类问题占信访案件的13%,说明妇女群众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在增强。打造特色,扩大妇女维权工作的宣传。今年定为妇女财产权益保护宣传年,开展“律师进社区”普法宣讲活动,将全区29个街乡镇分成6个片区,与律所签订财产权益保护宣传服务协议,由律师为社区群众定期提供咨询、讲座等服务。
四、以提供优质社会服务凝心聚力,努力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
我们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妇女组织为目标,大力加强妇女之家、活动中心、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妇女之家的管理。制定了管理办法,完善了管理制度,并向区财政申请了专项经费,为把“妇女之家”真正建成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提供了保证。向妇女之家印发了《基层妇女工作手册》,详细阐释了基层妇女工作的职责,并对每季度妇女工作的重点进行说明,使工作更加规范、信息沟通更加畅通。二是充分发挥活动中心在妇联阵地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成立了“海之星” 小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服务活动。在大龄青年中开展“玫瑰之约 牵手海淀”活动,为大龄青年交友搭建平台。根据妇女提升素质的需求,举办艺术类、手工艺类、健身类、厨艺、计算机等各类培训班 377次,培训5267 人次;根据家庭对家教服务的需求,举办家教公益大讲堂、家长沙龙10期,受众家长 553人次;举办联谊交流、艺术展示、宣传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68次,参与人群2124 人。三是大力提升妇联干部素质。对全区社区妇联主席进行了轮训,以节能环保、垃圾减分、妇女维权、“妇女之家”建设等基层妇联工作的热点问题为培训重点,努力提高妇联干部开展社会工作的能力。在妇联系统中建立一支经验丰富、政治嗅觉敏锐、责任心强、写作能力强的高素质舆情信息工作队伍,夯实党的群众工作基础。紧紧围绕党和政府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妇女群众关切的民生民意开展调研工作。启动《海淀区家政服务市场状况与需求调查》、《海淀区女青年婚恋观调查》调研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