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首页 海淀妇联 新闻快递 维权之窗 妇女儿童发展规划 巾帼风采 家庭文化 素质教育 精彩图集 妇联资料库
当前位置:首页 > 妇联资料库 > 妇联文件
海淀区妇联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
2012-02-07

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区妇联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以及区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围绕核心区建设,以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为目标,以“喜迎建党90年、巾帼建功核心区”为主线,以营造凝心聚力的良好氛围、引领妇女投身核心区建设为重点,妇女工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推出新举措,在把握需求服务妇女中取得新成效,在建设阵地打牢基础中获得新进展。

  

一、广泛联谊、拓展领域,团结各界妇女为核心区建设凝心聚力

 

  全区各级妇联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向上延伸、向下扎根、中间拓展”为目标,搭建多层次、多方面的联谊交流平台,凝聚区域各界优秀女性为核心区建设贡献力量。

  特色活动凝心聚力。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女性的需求,以“杰出女性活动日”为载体,开展了茶艺欣赏、模特表演等联谊交流活动。组织了摄影、电子相框制作、国画培训班。组建了女领导干部合唱团、女医务工作者合唱团、女村官及女社区工作者合唱团。举办了社区文化倡导员、健身辅导员培训班。参加活动的各界女性累计8347人次。丰富了各领域、各层次女性的精神生活,激发了她们参与核心区建设的热情。

  贴心服务凝心聚力。为满足园区女性强身健体的愿望,启动了“关心健康、助力发展”中关村核心区女性健康关爱行动,送科学健身讲座进园区企业,为企业培训健身小教员515名,广泛传播科学健身理念和方法。在高端女性中开展送生日祝福、送爱心体检卡、送健身卡、送家政服务等服务。在流动妇女中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免费两癌筛查及妇科体检,2011年为300名妇女提供了服务。

  联谊交流凝心聚力。在开展“玫瑰之约 牵手海淀”活动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扩大大龄青年的交往空间,帮助男女青年找到理想伴侣,建立QQ群,并于每周开展核心区青年联谊活动,定期举办企事业单位、部队专场联谊会,把最温馨的服务送给各领域的青年,参与活动青年累计1965人次。

  

二、创造亮点、打造特色,在文明创建中发挥妇联组织的优势

 

  全区各级妇联组织注重把握大局、抢抓机遇,围绕建党九十周年,开展特色活动,在广大妇女和家庭中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主旋律。

  唱响主旋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创建活动中,采用家庭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通过体验新变化、感悟新发展、赞美新时代,激发广大家庭爱党、爱祖国的热情。举办“党在我心中”家庭故事会、家庭红歌卡拉OK大赛、“感受海淀变化、共享发展成果——家庭一日游”、“童心向党、快乐成长”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亲子书画征集等系列活动,参与各类活动家庭达2万余户。

  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以“同赏传统文化 共度欢乐节日”为主题,利用传统节日,在广大家庭中开展“赏民俗 品文化”、新春年夜饭征集评选、家庭party、京剧沙龙、京剧培训成果展示、排演折子戏等活动。以传承传统手工技艺为目标,聘请京绣传人在社区妇女中举办京绣培训班。

  传播科学家教理念。为把科学的家教知识普及到广大家庭中,开办了准父母学校、新父母加油站、家教公益大讲堂、家长沙龙、假期家庭成长训练营 ,成立了“海之星”小志愿者服务队,全年累计4711人参加了各类家教活动。

  

三、规划保障、创新机制,在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中维护妇女群众的合法权益

 

  全区各级妇联组织以制定“十二五”妇女儿童两规划为切入点,进一步畅通了妇女诉求表达渠道、完善了诉前纠纷调解机制、加大了妇女维权普法宣传教育力度,推动了妇女儿童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科学组织规划编制。高起点、高标准完成了我区“十二五”妇女儿童两规划的编制。实现了妇女儿童发展主要目标作为独立章节,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十二五”妇女儿童两规划更加注重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更加注重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妇女儿童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关注弱势妇女儿童发展,更加注重体现实施妇女儿童规划示范区地位。完成了“十二五”妇女儿童两规划目标责任书的签定。

  畅通诉求表达机制。在591个社区设立“心愿信箱”,建立“心愿信箱”落实反馈制度,全年累计收集妇女心愿671条,内容涉及参政议政、文化教育、身心健康、公共服务等10类,反馈心愿537 条,反馈率达80%。针对反映的心愿,采取四种方式落实:一是针对培训、讲座等需求类心愿,妇联给予落实。二是针对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诉求类心愿,以提案、建议的形式转交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借助她们的力量积极推动心愿的落实。三是针对政策咨询类心愿转交协调组成员单位。四是将心愿以舆情信息的形式上报区委宣传部。

  完善矛盾化解机制。在全区591个社区全部建立“家庭方圆驿站”,全年累计化解婚姻家庭等矛盾454件。尝试与区法院合作建立“诉前纠纷调解机制”,进行矛盾纠纷诉前调解工作试点。在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立维权室和心理咨询室,定期由法律界专业人士和心理咨询师听取妇女的诉求反映,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利用温馨家园热线、心理咨询热线、流动妇女劳动权益咨询热线、户籍妇女法律咨询热线倾听解决各类女性维权诉求,全年累计接听热线咨询7299个,接待来访144件。

  

四、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在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推动妇女民生问题的解决

 

  全区各级妇联组织以解决妇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整合资源、提升素质、扩大宣传,推动不同层次妇女取得新的发展。

  政策扶持行动。争取市、区项目扶持资金160万元,扶持“妇”字号基地11个、创业妇女6名。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合作,连续三年举办女大学生招聘会,2011年为女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1700个。争取区科普专项资金5万元,邀请“牵手农家女科技服务指导队”成员深入乡镇,为农村妇女提供科技指导,受益妇女千余人。

  素质提升行动。把培训作为促进妇女发展的重要抓手,提出了“分类指导、按需培训、确保受益”的思路。为农村妇女举办“技能培训进农村”活动,全年累计举办培训38期,培训1716人次。为社区妇女开展艺术欣赏、手工、厨艺、素养等各类示范性培训963期,培训妇女13683人次。为企业白领女性开展素养、健身、品茗茶文化等培训,培训2688人次。为流动妇女开展法律、计算机培训,培训4575人次。

  就业扶持行动。为创业妇女开展网络营销培训,开办风筝绘制培训班,传授现代营销理念和方式,拓展销售渠道,搭建妇女就业平台。为流动妇女举办月嫂、家政服务员培训班,全年累计为1016个家庭提供优质家政服务。以“我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主题,开展“巾帼建功在岗位、优质服务核心区”活动,组织家庭服务业技能竞赛、展示活动,参与活动的各行业妇女达万余人。为农村民俗旅游接待户举办厨艺培训班,提高接待能力和水平。评选“三八”信得过旅游户标兵户,举办民俗菜肴推介暨城乡互动活动,拍摄“妇”字号基地宣传片,搭建宣传推介平台,受益5089人次。利用外事交流、学习考察、产业博览会的机会,为城市巧娘宣传作品,扩大销售渠道。

  

五、强化管理、提升素质,在围绕大局服务妇女中努力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

 

  全区各级妇联组织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妇女组织为目标,大力加强妇女阵地和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妇女之家的管理。制定了妇女之家管理办法,完善了管理制度,并向区财政申请了专项经费,为把妇女之家真正建成“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奠定了坚实基础。向妇女之家印发了《基层妇女工作手册》,详细阐释了基层妇女工作的职责,并对每季度妇女工作的重点进行说明,使工作开展更加规范、信息沟通更加畅通。

  大力提升干部素质。结合党的中心工作,采取专题培训、以会代训的方式,定期举办专职妇女干部、社区妇联主席培训班,切实提高海淀妇女工作者队伍的学习力、凝聚力、行动力。在妇联系统建立了一支经验丰富、政治敏锐、责任心强、写作能力强的高素质舆情信息工作队伍,夯实党的群众工作基础。紧紧围绕党和政府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妇女关切的民生民意,开展了《海淀区家政服务市场状况与需求调查》、《海淀区女青年婚恋观调查》等调研,为妇联组织推进工作、开创新局面提供参考依据。

  过去的一年里,在全区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在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在各级妇联组织和各位执委辛勤努力下,全区妇女工作在推动核心区建设中推出了新举措,在引领妇女发展中获得了新进展,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取得了新成绩。区政府被评为“全国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集体”,海淀区被评为“全国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区”,区妇联被评为北京市“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先进协调组织”和北京市“2006—2010年法制教育先进集体”。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面对核心区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妇联组织把握大局、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面对妇女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把握需求、满足妇女发展新期待的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妇联组织自身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活力需要进一步激发。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妇女工作面临的形势

 

  2012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我们只有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理清思路,才能不断推动海淀妇女事业科学发展。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做好新时期海淀妇女工作的理论指导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目标,为新时期妇女儿童事业和妇联工作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全区各级妇联组织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用六中全会精神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引妇女前进。

  

   “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对海淀妇女工作科学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全区各级妇联组织要积极实施“十二五”妇女儿童两规划,在坚决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的基础上,推动解决影响妇女儿童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不断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妇女儿童利益,在党政事业发展全局中实现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为妇女儿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是推动海淀妇女工作的不竭动力

  全区各级妇联组织要紧紧围绕核心区建设目标任务,发挥“联”字优势,激发女性的创新精神和潜能,不断拓展“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等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动员女性立足发展、谋划创新、岗位建功、岗位成才,在投身核心区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半边天”作用,促进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2012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2年海淀区妇女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市、区有关精神,围绕核心区建设,以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为目标,以文化引领促进妇女事业发展为主线,以在广大妇女和家庭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努力使妇女工作的阵地建设不断完善,家庭创建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妇女维权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妇联组织参与公共管理的领域不断拓展,妇联组织服务妇女民生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妇联自身建设再上新台阶。切实做到服务大局有执行力,服务基层有影响力,服务妇女有凝聚力,团结动员全区妇女为加快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高科技核心区贡献才智和力量。

  

一、以践行 “北京精神”为核心,加强对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的思想文化引领

 

  全面践行“北京精神”。大力弘扬“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在广大妇女和家庭中广泛深入开展宣传实践活动。以“礼赞女性翘楚,弘扬北京精神”为主题,大力开展“巾帼十杰”、“巾帼示范岗”、“巾帼示范标兵”表彰活动,宣传先进女性,掀起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以“深化家庭文化建设,践行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开展“小事大爱”说说我身边的感人故事活动,倡导互助互爱、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组织巾帼志愿者和“海之星”小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利用传统节日,在家庭中继续倡导“怀感恩之心,践孝道之行”理念,把每月3日确定为“感恩日”,组织系列主题活动。以“诵诗书、承传统、扬文化”为主题,在广大儿童中开展假期主题实践活动。

  努力打造家庭文化建设品牌。举办家庭文化节,开展服饰、饮食、书画、编织、剪纸、戏曲多板块的家庭文化系列活动。围绕“我的社区我的家”,在妇女之家组织厨艺切磋(最拿手的一道菜)、亲子沙龙(最见效的家教点子)、书画会友(最欣赏的书画)、健身交流(最喜欢的健身项目)、志愿服务(最优质的社区服务)等活动,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构建和谐的社区环境。组织“赏民俗,传承中华民族文明;品文化,增强女性文化自信”活动。开办家庭周末传统文化讲堂、诗社、诗歌赏析会,排演京剧折子戏,使家庭在活动中传承传统文化。

  大力推动家庭教育工作。办好“海淀区家庭教育网”,建立家庭教育专家队伍,把网站建成全区家庭教育宣传的重要阵地和平台。创新开展“师说家教”活动,聘请知名专家、校长等举办专题大讲堂。创办“育子议事厅”,提供一对一的家教咨询服务。积极开展亲子教育活动,探索在条件成熟的社区建立“智慧摇篮亲子示范园”。评选区级示范家长学校。

  

二、以实施“十二五”妇女发展规划为目标,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全面推进规划落实。根据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政府出台“加强海淀区妇女儿童工作意见”,为“十二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提供工作保障。运用项目化的理念和方式实施妇女儿童民生项目,开展“妇女儿童健康促进项目”,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率;开展“儿童伤害干预项目” ,减少儿童伤害发生率;开展“流动儿童阅读写作项目”,让流动儿童从阅读中寻找文化自信并走向自强;开展“提高基层妇女参与管理能力项目”,培养农村妇女关心公共事务的意识,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积极探索实施妇女儿童规划的新方法,推动规划难点指标的落实,实现妇女儿童规划实施工作创新发展。

  切实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将2012年确定为婚姻家庭纠纷化解年,着力化解婚姻、家庭、邻里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与法同行倡新风,汇聚合力促和谐”为主题,开展“三八”维权周活动。建立防范和化解婚姻家庭纠纷机制,成立海淀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心愿信箱”深入了解妇女需求,听取妇女呼声,反映妇女愿望,疏导妇女情绪。继续组织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问需于民活动,进一步畅通妇女诉求表达机制。以“新居民润心苑”为载体,在新市民女性中开展素质培养、技能培训、法律服务等工作。开展“维权服务在身边”系列活动,深入社区、农村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咨询、公证、调解等。做好律师接待日、心理咨询师接待日、女法官(女检察官)接待日工作,为妇女提供法律咨询和心理疏导。

  

三、以文化产业发展为导向,努力促进妇女岗位成才

 

  手工技艺传承行动。成立海淀区妇女手工制作业联盟,以“巧娘工作室”为依托,设计制作体现海淀传统文化的手工作品,促进手工制作和传统文化的融合。开办京韵、京遗博苑等传统文化类手工培训班,传授传统手工技艺。开展传统手工才艺展示活动,搭建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的平台。扶持手工技艺传统文化项目,为提升技艺、传播文化、培养队伍奠定基础。利用各种文化交流、产业推介、外事活动的契机,积极推荐我区巧娘参加,提高巧娘作品的市场竞争力。

  家庭服务促进行动。继续为 “三八”信得过旅游户标兵户提供接待礼仪、厨艺培训,提升服务技能。以三八家务服务中心为阵地,开展家政服务员技能培训。为民俗旅游户设计制作文化气息浓郁、乡土特色鲜明、工艺水平精湛的手工作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打造三八“妇”字品牌家政服务队,探索服务队管理新模式,巩固服务队建设成果。创新商业服务业和家庭服务业女职工技能竞赛的形式,拓展活动的覆盖面,积极推动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妇女发展支持行动。继续打造城乡互动品牌活动,向园区女性推介双学双比示范基地,扩大对示范基地的宣传。为基地发展整合资源,创新开展巾帼建功单位与示范基地拉手行动,动员巾帼建功单位为示范基地开展宣传推介和其他各类服务。继续开展风筝绘制、网络营销等就业促进类示范性培训班,为妇女就业提供服务。举办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为大学女毕业生就业搭建服务平台。开展科技专家进农户活动,为农村妇女提供科技指导服务。充分发挥活动中心的阵地作用,开展技能类、欣赏类、手工类、健身类培训班,培养一批文化教员、健康教员。开展送讲座、送培训进社区、农村活动,为提高居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服务。

  

四、以夯实海淀妇女事业发展基础为目标,着力加强自身建设

 

  大力加强能力建设。继续办好专职妇女干部和社区(村)妇女工作者培训班,强化学习意识,提高妇女工作者的学习能力。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在观念上有新的突破,在工作上有新的举措,在实践上有新的探索。提高服务能力,不断强化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的意识,拓展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手段、增强服务实效。提高联谊能力,充分发挥妇联组织“联”字优势,扩大对内、对外交流交往,不断扩大妇联工作的影响力。

  大力加强组织建设。全力筹备召开第十二届海淀妇女代表大会。坚持党建带妇建,在巩固三级妇联组织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探索灵活多样的妇女组织设置形式。重点加大楼宇工作站妇女工作力度,加强“一站一网一箱”建设,即楼宇妇女工作站、家教工作网、“心愿信箱”建设。依托楼宇妇女工作站,拓展妇联组织网络,开展活动、提供服务,凝聚她们参与核心区建设。

  大力加强作风建设。以“重调研,走基层,访民情,送服务”为主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围绕党政工作大局和妇女民生问题,积极开展《海淀区3-14岁儿童家庭德育状况调查》、《海淀区空巢家庭养老现状与需求调查》、《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中女性从业现状及需求调查》、《海淀区高新企业外来员工安居状况调查》等调研,为妇女工作的创新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根据企业白领女性的需求,实行送健康服务、家政服务、家教服务进企业行动。成立青春驿站,开展小型栏目式交友、大型联谊式相亲活动,为各界青年朋友搭建交流交友平台。

  

版权所有: 63365 京ICP备05083640号
设计制作: 北京中海纪元数字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